牧師啊,你開會是開心酸的是不是?

試想你經營一間公司,五年後不但沒有成長,還流失三分之一的老顧客,你會怎麼做?大部分的老闆可能早已召開緊急會議,懇請團隊誠實指出問題。可惜這種「誠實檢討、尋求改變」的文化,在台灣多數教會中,仍舊稀缺,從2022年的一項統計指出,台灣教會的平均聚會人數比2017年下降了 32.6%。2024年的統計指出,主日聚會人數還在持續下降當中,青少年人數更是再度下降10%。這不只是數字的減少,而是信仰與歸屬感的崩解,但問題是,有多少牧者真正在這樣的狀況中選擇面對真相?

除了不願意面對真相之外,以下是三個牧師常見的問題:

掌控的靈(The Spirit of Manipulation)

所謂「掌控的靈」,就是利用神或聖經的名義,來操縱他人、謀取自身利益。這種屬靈情緒勒索常見於異端,也常潛伏於正常教會的運作中。為什麼會這樣?因為牧師也有人性的壓力。他們需要人來服事、支撐整個教會的運作,而用神的名義去施壓,往往是最快速、最有效的方法。例如,當教會要開展新事工時,或當某人想辭去服事崗位時,就很容易看見這個靈是否在運作。有些牧者會說「你奉獻越多,上帝就越祝福你」,或者「你服事越多,上帝就越喜悅你」。雖然這些話不全然錯,但如果背後的動機是操控、而非牧養,那就是掌控的靈。

謊言的靈(The Spirit of Deception)

謊言的靈就是用看似合理的說法來取代真理,達到掩蓋、操控或逃避責任的效果。華人教會中常見的原因包括怕丟臉、想省事,或維持表面和平。例如,當教會或牧者出現負面新聞時,是選擇誠實面對、認錯悔改?還是選擇用「屬靈術語」包裝事實,把大事化小、小事化無?更具體的例子,比如有教會在講台上嚴厲教導「不奉獻就是偷竊上帝的錢」,但講台下卻用盜版軟體處理行政工作,甚至毫無愧疚感。這些矛盾,就是謊言的靈在工作。

宗教的靈(The Spirit of Religion)

宗教的靈,就是只重視外在行為與宗教儀式,卻缺乏內心的真實敬虔,導致生命充滿驕傲與論斷。這樣的文化,使人對別人的表現斤斤計較,卻對自己的虛偽毫無察覺。這靈不但會從牧者傳染給弟兄姊妹,甚至在教會中不具權柄的人,也可能染上這種論斷與驕傲的態度。如果你曾經因為少一天靈修而覺得愧疚、或看不起那些聚會請假的人,那麼你可能已經「確診」了宗教的靈。

我非常推薦大家去看一部影片《Why I Hate Religion But Love Jesus》。這部2012年的spoken word影片,在網路上已經累積超過3500萬次觀看,成為我開始反思信仰與宗教虛假的一個重要啟發。

這些問題,不是你我沒有看見,而是我們常常選擇不說,或者不敢說。太多時候,我們明明感受到不對勁,卻因為害怕被貼上「批評教會」、「不順服領袖」的標籤,就選擇了沉默。長久下來,這些問題就像堆積在地毯下的灰塵,越來越厚,越來越難清理。我講這些,絕對不是為了挑教會的毛病來說嘴,而是希望我們能在信仰的團體中,一起探討這些問題。透過對話彼此理解,因為唯有理解,才能帶來改變。即使這條路上可能會遇到誤解,甚至會有人打電話或傳訊息來說:「迺哥,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講這些東西了?」我也早有心理準備。但只要我說的是事實,只要我的分析是出於誠實,我就不會退縮。不是因為我不怕被冒犯,而是因為我相信:教會值得更好,我們的信仰可以更真誠。我愛教會,也愛牧師們。我不想成為站在外面拿石頭互丟的人,而是想成為站在裡面一起努力的人。我知道做領袖的壓力,也知道每一個事工背後的掙扎與辛苦。我自己也有掙扎,也曾經犯錯。正因為如此,我更希望我們能夠彼此坦承、彼此扶持,一起變得更好。

流失會友不是因為疫情、不是因為缺乏資源,而是因為缺乏願意面對真相並且悔改的勇氣。

Previous
Previous

靈恩派是異端邪教嗎?

Next
Next

你的教會也在推動「建堂奉獻」嗎?